Skip to main content

自我构建的写作



我的博客简介写的是“ 我就像一个路过坟场的孩子,因为害怕,就唱起了歌,这就是我的写作。” 这句话来自诗人艾米莉·狄金森。我被这句话触动,它描述了写作的动机。

我为什么写作?因为我意识到其实双语也许是永远无法实现的——记得以前看过语言学研究的书,作者说双语并行其实水平有此起彼伏。

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,由于习得渠道和使用场域的不同,使用不同语言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不同。在海外生活十几年,中文使用频率逐渐下降。而作文以前一直是我最拿手的功课,在豆瓣上发表的一些文章也被编辑看到,发表到南风窗澎湃新闻等媒体。看到几年前写的东西,觉得不可思议。害怕自己再也写不出流畅的文字。

豆瓣友邻Cosmos鼓励我多写。她把我的博客链接到她的博客上,夸我文笔好,说我有那么多经历去过那么多地方,值得写出来。还有友邻被我无意写的好物种草,去买了日本胡粉指甲油和瑞士巧克力,还有le labo香水。

于是我开了这个博客,告诉自己不论写什么,每周多少写一写。几年后回头看看,也是记忆。可惜的是以前的163博客上那么多文字,全部都成了赛博垃圾再也找不到了。


如果不知道如何开始写作,可以参考文浩在事不过三中提出的框架:


有尝试写作的朋友和我说,不好意思写关于自己的话题,但我认为,恰恰自己才是最值得写的。


《十三邀》第六季采访教师黄灯,谈到了她在书中抛出的一个问题:现在的教育和年轻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?许知远问她:“你有答案吗?”


黄灯沉默了 5 秒,然后说出了下面这段话:“其实真的还是找到自己。我为什么写作,其实这就是我的通道。我走了很多弯路,我一直在维护自己的那种很脆弱的东西。我真的觉得写作其实是把自我建构起来。”


什么是自我构建?我对它的理解就在上面的这三个小故事里:

1、表达自己

2、理解自己

3、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


这三件事,又指向了三种盲区:


情绪盲区,我们对情绪以及它背后的来源并不清楚;

认知盲区,我们过往的经历藏着我们理解自己的线索,但我们并未仔细回顾;

行动盲区,我们自我挑战的想法容易被禁锢在旧有的互动模式中;

而在写作中,我们可以尝试三件事:


通过自我觉察,识别那些被压抑、被忽略的的情绪;

通过回顾过往,让感受和经历建立起连接,更清晰地了解自己;

通过主动激发,鼓励自己和外界发起新的互动。

针对这三件事,我在整理写作内容时,还会问自己几个问题:


我的感受是什么

我的联想是什么

我的困惑是什么

我的认知转变是什么

我接下来准备做什么



炜晨的生活奇旅中,提到雨同学回信并介绍了「心流写作」的步骤:

第一,想到什么就写什么。在下笔的时候可能毫无思路,但是我们的小脑袋是有想法的,那么就如实记录当下在想什么,不用在乎逻辑、措辞,just writing。我就把这种模式称之为「心流写作」,不是写作进入到心流模式,而是通过心流模式进入写作;第二,通过凝练观点进一步拓展内容。把“心流写作”视为一种入门锻炼。随便写写几百字就有了,再凝练一下,一般能形成一个小观点。想要进一步锻炼,就是拓展这个小观点;最后,润色这一观点,去掉口语化的表达,注意逻辑、排版、错别字等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